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需避免性行为并注意卫生防护。
经期宫颈口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性行为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盆腔炎或子宫内膜炎。若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就医,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或多西环素需遵医嘱使用。
性高潮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或不孕,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采用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明、孕激素地诺孕素或GnRH-a类药物亮丙瑞林。
性行为可能刺激充血盆腔,加剧痛经或腰酸症状。建议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避免压迫腹部的体位,侧卧位相对减少不适感。
经期同房仍存在意外妊娠可能,尤其周期不规律者排卵可能提前。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非绝对防护,事后需观察异常出血。紧急避孕药如毓婷对经期激素干扰更大,应谨慎使用。
部分女性可能因文化观念或经期身体变化产生抵触情绪,伴侣需充分沟通尊重意愿。焦虑情绪可尝试冥想或芳香疗法缓解,薰衣草精油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
经期饮食宜补充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适度进行瑜伽或散步改善循环,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更换棉质内裤,使用无香型卫生巾每2-4小时更换,禁止盆浴或阴道冲洗。若同房后持续腹痛超过48小时或出现异常出血,需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