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松弛主要由先天发育异常、分娩损伤、手术创伤、激素水平异常及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部分女性存在先天性宫颈组织薄弱或结构异常,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含量不足导致宫颈口松弛。这类情况需通过宫颈环扎术治疗,孕前可考虑McDonald宫颈环扎术、Shirodkar术式或经腹腔镜宫颈环扎等手术干预。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产钳助产可能导致宫颈撕裂未及时修复,造成肌肉纤维断裂。产后应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或采用阴道哑铃锻炼,严重者需行宫颈修复术。
多次人工流产、宫颈锥切术或LEEP刀手术会破坏宫颈机能。术后建议间隔6个月再怀孕,孕早期可监测宫颈长度,短于25mm时需使用黄体酮阴道栓剂或子宫托支撑。
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宫颈软化,多胎妊娠时更为明显。可定期阴道超声监测,发现进行性缩短时采用17α-羟孕酮注射治疗,每周250mg直至孕36周。
慢性宫颈炎反复发作会导致组织纤维化,常见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急性期需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用7天,配合保妇康栓局部用药,治愈后3个月评估宫颈机能。
日常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增加牛肉、猪蹄等胶原蛋白摄入,每周2-3次游泳锻炼盆底肌。备孕前建议进行宫颈机能检查,妊娠16-20周是预防性环扎术的最佳时机,术后需绝对卧床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已生育女性出现非孕期宫颈松弛可尝试电刺激治疗,通过低频电流促进肌肉收缩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