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过低可能由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过度节食减肥等原因引起。
卵巢黄体分泌功能不足是常见原因,多见于流产史或促排卵治疗人群。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治疗需补充外源性黄体酮,如地屈孕酮片10mg每日2次、黄体酮胶囊200mg每日1次,或肌肉注射黄体酮油剂20mg/日。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有助于诊断。
胰岛素抵抗导致LH/FSH比例失调,抑制黄体正常形成。典型症状包括痤疮、多毛、闭经。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配合克罗米芬促排卵。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可提高自发排卵率,术后3个月复查激素水平。
垂体瘤或药物因素引起泌乳素升高,直接抑制黄体功能。特征性表现为非哺乳期溢乳。溴隐亭2.5mg睡前服用可降低泌乳素,巨大垂体瘤需经蝶窦手术切除。避免使用胃复安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甲减患者TSH升高干扰性激素合成,甲亢代谢亢进加速黄体酮分解。查FT3、FT4、TSH明确诊断,甲减口服左甲状腺素钠25-50μg晨起空腹服用,甲亢选择甲巯咪唑10mg每日3次。建议孕前将TSH控制在2.5mIU/L以下。
极端减肥导致胆固醇摄入不足,影响孕激素合成基础物质。BMI低于18.5需调整饮食结构,每日保证鸡蛋1-2个、坚果20g、深海鱼100g摄入。维生素E胶囊400IU/日可改善卵巢功能,配合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
日常需保持均衡膳食,重点补充亚麻籽油、牛油果等富含健康脂肪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备孕女性建议监测基础体温曲线,发现高温相不足12天应及时检测血清孕酮水平。避免熬夜和持续精神紧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进一步降低黄体酮分泌。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严重低孕酮症状时,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