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推迟可能由压力因素、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体重变化、疾病因素引起。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导致排卵延迟。调整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尝试正念冥想或瑜伽缓解压力,短期推迟无需特殊治疗,持续2周期以上需检测激素水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改变雌激素和孕酮比例。血清性激素六项检查可确诊,甲亢患者需服用丙硫氧嘧啶,多囊患者可用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黄体功能不足者需补充黄体酮胶囊。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扰乱3个月经周期,抗抑郁药SSRI类会升高泌乳素水平。记录用药史并咨询短效避孕药使用者需规律服药,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可补充益生菌调理。
体脂率低于17%时瘦素分泌不足,肥胖者雌激素过多蓄积脂肪细胞。BMI<18.5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BMI>24要控制每日1500大卡热量,配合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
宫腔粘连、早发性卵巢衰竭等器质病变需超声检查确诊。轻度粘连可行宫腔镜分离术,卵巢早衰需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
日常增加亚麻籽、豆浆等植物雌激素摄入,经期前一周避免生冷食物。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维持正常代谢,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情况。超过3个月闭经需排查垂体瘤等病变,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周期改变属正常生理现象。保持内裤透气清洁,避免过度使用护垫造成局部潮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