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时间短可能与激素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或精神压力有关。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会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膜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常见诱因。治疗需检测性激素六项,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如补佳乐+黄体酮或中药调理如当归芍药散。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会破坏内膜基底层。宫腔镜检查可确诊,轻度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中重度需放置球囊支架防粘连,术后配合雌激素如芬吗通促进内膜修复。
40岁前卵泡耗竭导致雌激素骤降,表现为月经量锐减。AMH检测可评估储备功能,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如克龄蒙,配合DHEA、辅酶Q10改善卵子质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卵巢缺血。
长期节食或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110g/L会影响内膜供血。建议每日摄入铁30mg动物肝脏、菠菜、蛋白质1.2g/kg体重鸡蛋、鱼肉,维生素E坚果和B族维生素全谷物协同改善代谢。
慢性压力促使皮质醇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正念冥想、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瑜伽、快走可降低应激水平,严重焦虑需心理干预,短期服用疏肝解郁中成药如逍遥丸。
经期避免生冷饮食,红糖姜茶生姜10g+红枣5颗温经散寒;非经期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血液循环。周期紊乱超3个月需排查宫腔镜和激素水平,围绝经期女性可考虑低剂量雌激素贴剂如松奇缓解症状。日常监测基础体温曲线,突然经量减少伴头痛需排除垂体微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