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发育不良可能影响身高、性征、心理及生殖功能,主要与遗传、营养不良、激素异常、慢性疾病或环境因素有关。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骨骺提前闭合导致身高低于遗传潜力。需检测骨龄和激素水平,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如赛增、珍怡或口服促生长药物如左旋多巴,配合跳跃、游泳等纵向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会推迟第二性征出现。男性睾丸容积<4ml或女性15岁无乳房发育需就医,可能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或雌激素补佳乐、雄激素十一酸睾酮替代疗法。
体型差异易引发自卑、社交恐惧。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情绪,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强认同感,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
女性子宫发育不良可能引发原发性闭经,男性隐睾未及时矫正会降低精子质量。宫腔成形术、睾丸固定术等手术干预需在18岁前完成,辅以精氨酸、维生素E改善生殖细胞功能。
性激素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胰岛素抵抗。定期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碳酸钙和维生素D3,糖尿病前期患者需控制血糖指数GI<55饮食如燕麦、藜麦。
日常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鸡蛋、鱼肉1.5g/kg体重,每周3次抗阻训练增强肌肉量。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以促进褪黑素分泌,避免接触双酚A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青春期结束后仍存在发育缺陷者,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生殖医学科进行激素替代或辅助生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