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表现为性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触发,所有健康个体均会经历。女性通常在10-14岁出现乳房发育和初潮,男性在12-16岁出现睾丸增大和变声。遗传因素决定发育起始时间,但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可能延迟进程。
特纳综合征、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会导致性腺发育不全。垂体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等内分泌疾病可能阻断青春启动。严重营养不良或神经性厌食患者BMI低于17时可能出现发育停滞。
约3%人群经历"隐形青春期",生理变化完整但缺乏典型心理反应。自闭症谱系障碍青少年可能对体貌变化焦虑更显著。创伤经历可能导致心理发育与生理变化不同步。
工业化国家青少年发育年龄较百年前提前2-3年。留守儿童的青春期心理适应问题发生率比普通儿童高40%。性别认知障碍者可能对第二性征发育产生强烈抵触。
女性14岁、男性15岁仍无发育迹象需就医评估。生长激素缺乏症可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纳综合征患者需雌激素替代疗法。心理支持应贯穿整个发育过程。
保证每日摄入50g优质蛋白质和800mg钙有助于发育,跳绳等纵向运动可刺激生长板,定期记录身高体重变化曲线比单一测量更有参考价值。发育迟缓者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疾病,正常发育变异者应避免过度医疗化干预。家长需注意提供包容的沟通环境,学校性教育课程应覆盖不同发育节奏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