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早熟与假性早熟的区别在于性发育是否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引起,真性早熟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假性早熟则因外源性激素或疾病导致。
真性早熟是中枢性性早熟,下丘脑提前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启动青春期发育,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假性早熟为外周性性早熟,性激素异常升高但垂体未参与,常见于卵巢肿瘤、肾上腺疾病或外源性雌激素接触。
真性早熟80%为特发性,可能与遗传或环境因素相关;假性早熟多由疾病引起,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误服避孕药、含激素保健品等外部因素。
真性早熟需满足GnRH激发试验阳性、骨龄超前1年以上、性腺发育;假性早熟则GnRH激发试验阴性,性激素水平异常但无性腺发育,影像学可发现肾上腺或性腺占位病变。
真性早熟采用GnRH类似物如亮丙瑞林抑制性腺轴,延缓骨龄进展;假性早熟需切除肿瘤如卵巢畸胎瘤、停用外源激素或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阻断雌激素合成。
真性早熟患儿需定期监测身高增速和骨龄,避免成年矮小;假性早熟解除病因后症状可逆,但长期雌激素暴露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需持续随访。
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炸鸡、奶茶,推荐豆浆、西兰花等植物雌激素调节食物;运动选择跳绳、游泳促进骨骼健康;护理需避免接触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定期记录生长发育曲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假性早熟患者需严格排查环境激素暴露源,真性早熟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