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影响主要与激素调节有关,常见反应包括月经改变、胃肠道不适、情绪波动、体重变化及血栓风险增加。
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月经周期。部分女性可能出现经量减少、周期不规律或突破性出血。短效避孕药停药后月经通常恢复正常,长效制剂可能导致闭经时间延长。建议记录月经周期,持续异常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孕激素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常见于用药初期。选择随餐服用或改用雌激素含量较低的复方制剂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可用维生素B6辅助治疗,持续呕吐超过3天需排除妊娠可能。
激素波动可能干扰神经递质平衡,约15%使用者出现抑郁或焦虑倾向。含屈螺酮的第四代避孕药对情绪影响较小。建议联合心理咨询,必要时更换为屏障避孕法。
雌激素促进水钠潴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1-3kg,新型避孕药如含炔诺酮的制剂较少引发水肿。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配合有氧运动和低盐饮食可控制代谢异常。
雌激素剂量>50μg/片时静脉血栓风险增加3倍。吸烟者、肥胖人群应避免使用,可改用单纯孕激素制剂或宫内节育器。突发胸痛、下肢肿胀需立即停药就医。
服用避孕药期间建议每日补充400μg叶酸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调节激素代谢。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改善血液循环,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影响药物浓度。用药前需全面评估乳腺、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每年复查妇科超声和血脂指标。紧急避孕药一年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避孕应选择适合自身激素水平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