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内囊性包块是卵巢内充满液体的异常结构,常见于育龄女性,可能由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引起。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未破裂卵泡形成的滤泡囊肿属于生理性变化,多数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失。超声监测显示直径<5cm的无回声区,无需特殊治疗,建议每3个月复查。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囊肿破裂,需急诊手术处理。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卵巢形成的巧克力囊肿,表现为经期加重的盆腔痛和不孕。超声可见囊壁厚、内部细密光点。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明、孕激素地诺孕素或GnRH-a亮丙瑞林,大于5cm或备孕困难者需腹腔镜手术剥除。
内分泌紊乱导致卵巢多发性小囊肿,伴月经稀发、痤疮和多毛。超声显示双侧卵巢12个以上2-9mm卵泡。治疗需口服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短效避孕药达英-35调节激素,配合减重BMI控制在24以下和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
浆液性囊腺瘤单房薄壁或黏液性囊腺瘤多房厚壁是常见良性肿瘤,CA125通常<35U/ml。腹腔镜手术是金标准,年轻患者行囊肿剥除术,围绝经期建议附件切除术。术后需每年妇科检查,避免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
囊实性包块伴乳头状突起、血流丰富且CA125升高需警惕卵巢癌。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包括全面分期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和铂类化疗紫杉醇+卡铂。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者建议完成生育后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
日常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和亚麻籽,限制红肉及油炸食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每年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不可少。绝经后新发囊肿、包块增长迅速或出现腹水需立即就诊,50岁以上患者恶性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