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可能由激素波动、乳腺导管扩张、药物影响、乳腺炎症或肿瘤引起,需根据性状和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泌乳素水平变化可能引发生理性溢液,表现为少量清亮或乳白色液体。非哺乳期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调整激素类药物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
乳腺导管内壁细胞脱落堆积形成栓子,导致导管扩张并产生黏稠的黄绿色分泌物。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可能伴随乳头凹陷。治疗采用导管冲洗术,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日常应避免紧身内衣压迫。
多潘立酮等胃动力药、吩噻嗪类精神药物会刺激泌乳素分泌。长期使用雷尼替丁、甲基多巴等药物也可能引发单侧或双侧溢液。停药后症状通常缓解,必要时可用溴隐亭抑制泌乳素分泌。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常见血性或脓性分泌物,伴随红肿热痛。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脓肿形成需穿刺引流。非哺乳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导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为单孔血性溢液,乳腺X线或导管镜检查可确诊,需手术切除。乳腺癌相关溢液常为暗红色,需穿刺活检明确性质,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配合放化疗。
日常避免过度刺激乳头,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饮食增加维生素B6摄入如香蕉、燕麦,减少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如瑜伽可调节内分泌,每月自检乳房发现硬块及时就诊。绝经后女性出现溢液需立即排查恶性肿瘤,哺乳期异常溢液应排除乳腺导管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