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松弛主要由分娩损伤、年龄增长、激素变化、盆底肌功能减退、慢性腹压增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可能造成盆底肌和阴道壁撕裂,多次分娩或胎儿过大时更明显。产后6周可开始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收缩;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能刺激胶原再生;严重者需进行阴道后壁修补术或全盆底重建术。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弹性纤维减少。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每周2-3次;射频治疗如ThermiVa每月1次连续3个月;补充大豆异黄酮每日50mg,配合深蹲运动增强盆底支撑力。
哺乳期泌乳素升高抑制雌激素分泌,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能影响。暂停激素类药物后多数可自行恢复,阴道哑铃训练每周3次每次10分钟;PRP注射治疗激活自体修复;增加南瓜籽、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导致盆底肌群萎缩。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配合电刺激;瑜伽桥式动作每天20个;阴道收缩训练器辅助锻炼,从轻度阻力开始循序渐进。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肥胖增加腹腔压力。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束腰带短期辅助使用,结合快走等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海鱼油,每周进行2-3次游泳或骑自行车锻炼盆底肌,避免长时间穿紧身裤。产后女性建议每年进行盆底肌电评估,更年期后定期妇科检查,出现尿失禁或性交疼痛需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性生活频率有助于维持阴道弹性,使用水性润滑剂减少摩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