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挤压出清水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高泌乳素血症、妊娠期变化或乳腺疾病有关。
非哺乳期女性乳头偶尔分泌少量清亮液体,与激素波动相关。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刺激乳腺导管分泌,这种液体通常无色无味。观察2-3个月经周期,避免频繁挤压乳头刺激分泌。
乳腺导管内壁细胞脱落堆积可能导致导管扩张,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伴随导管炎症时可能出现黄色分泌物。治疗方法包括热敷缓解不适,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垂体瘤或药物因素导致泌乳素升高,引发双侧乳头溢液。需要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药物治疗如溴隐亭可抑制泌乳素分泌,较大垂体瘤需经鼻蝶窦手术切除。
妊娠早期乳腺开始为哺乳做准备,可能出现初乳样分泌物。这种清水样分泌物含有免疫球蛋白,属于正常生理变化。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即可。
单侧乳头持续溢液需警惕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血性分泌物尤其危险,需进行乳腺超声、钼靶或乳管镜检查。手术治疗包括病变导管区段切除或全乳切除,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日常避免穿着过紧内衣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6有助于调节泌乳素。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内分泌平衡,乳腺自检每月1次帮助早期发现问题。出现溢液伴随肿块、皮肤改变或疼痛时需48小时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