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道干涩与激素变化、哺乳期影响、心理因素、伤口恢复及盆底肌功能有关,可通过局部保湿、激素治疗、盆底康复、心理调节和适度同房缓解。
分娩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哺乳期泌乳素升高进一步抑制雌激素分泌,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短期可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局部涂抹,哺乳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激素类保湿剂如透明质酸凝胶每日1-2次也能改善干燥。
母乳喂养时体内泌乳素持续处于高位,可能延长阴道干涩时间。建议哺乳前喝温水促进血液循环,哺乳后及时补充亚麻籽油、深海鱼等富含Omega-3的食物。若症状严重可咨询医生调整哺乳频率,或短期使用雌二醇贴片每周更换1次。
产后焦虑和身体形象变化可能降低性欲,加剧干涩感。尝试正念呼吸练习缓解压力,与伴侣通过非性接触重建亲密感。心理咨询或夫妻共同参与产后康复课程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影响腺体分泌功能。产后6周起可用温水坐浴每日10分钟软化组织,配合维生素E油按摩瘢痕处。严重瘢痕增生需考虑激光治疗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分娩损伤盆底肌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收缩配合电刺激治疗能增强肌肉张力,生物反馈训练帮助精准控制肌群。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环形坐垫减轻会阴压力。
日常多食用豆浆、木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补充维生素B2促进黏膜修复;选择棉质内裤并避免过度清洁;恢复同房时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如KY凝胶。产后瑜伽中的蝴蝶式、桥式等体式能改善盆腔血流。若干涩伴随灼痛或异常出血,需排查阴道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