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生殖百科

米里面的小石头怎么洗出去

发布时间:2025-04-23 07:32:19

去除米中杂质可采用浸泡筛选、流水冲洗、手工挑拣等方法。

1、浸泡筛选:

将大米放入盆中加清水浸泡10分钟,小石子因密度大会沉底,轻轻倾斜容器倒出上层米粒。重复2-3次可去除大部分碎石,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米粒流失。此法适合处理新米或散装米。

2、流水冲洗:

使用淘米篮盛放大米,置于水龙头下用中小水流冲洗。水流冲击力会使米粒翻滚,碎石从篮缝中漏出。控制冲洗时间不超过30秒,避免营养流失。不锈钢淘米篮缝隙宽度以1.5mm为宜。

3、手工挑拣:

白色砧板上平铺薄层米粒,借助镊子或牙签逐粒检查。重点关注半透明米粒中显色异常的颗粒,石英类碎石多呈乳白色不透明状。每次处理量控制在200g以内确保效率。

4、工具辅助:

专用米筛可过滤3mm以上碎石,双层设计的上筛孔径4mm、下筛2mm。电磁除石机利用密度差异分离杂质,适合商业用途。家用可选食品级塑料除石器,操作时保持45度倾斜角。

5、预防措施:

选购真空包装品牌米可降低杂质率,储存时使用密封容器防潮防尘。散装米购买时注意观察底部沉淀物,加工精度达国家一级标准的大米含杂量应≤0.25%。

日常淘米水温建议20-30℃,过高会导致维生素B1流失。搭配硅胶防滑垫使用淘米篮更安全,处理后的淘米水含淀粉质可浇花或清洁餐具。定期检查米缸角落,发现碎石及时清理避免混入。糙米建议延长浸泡至30分钟,配合指腹轻轻搓洗能更好分离杂质,注意控制力度避免破坏米粒表层营养膜。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