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内部发黑可能由氧化反应、低温冻伤、真菌感染、机械损伤或成熟过度导致。
梨肉接触空气后发生酶促褐变,多酚氧化酶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素。切开后立即用柠檬汁或盐水浸泡可减缓氧化,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
冰箱温度低于0℃会导致梨细胞破裂,释放酚类物质变黑。选择8-10℃冷藏,避免贴近冰箱后壁。冻伤部分需切除后食用。
链格孢菌等病原体侵入果肉形成黑斑,常见于采摘时表皮受损的梨。感染区域需扩大范围切除1cm以上,严重霉变需整颗丢弃。
运输碰撞使果肉细胞受损,酚类物质渗出聚合。挑选时避开表皮凹陷的梨,轻微淤伤可切除变黑部分后尽快食用。
过熟梨子果糖转化为深色物质,伴随发酵酒味。常温存放不超过5天,发现果肉软烂需停止食用。
日常储存梨子建议用透气纸袋包裹,避免阳光直射。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可增强抗氧化能力,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出现大面积黑斑伴异味时需警惕霉菌毒素风险,孕妇及儿童应避免食用可疑变质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