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裂口可能由摩擦损伤、感染或皮肤病变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清洁护理、药物干预或医疗处理。
剧烈运动、衣物摩擦或性生活过度可能导致外阴皮肤裂伤。轻微裂口可用温水清洗后涂抹红霉素软膏,避免穿紧身裤。裂伤超过0.5厘米或持续出血需缝合处理,日常建议使用纯棉内裤减少摩擦。
念珠菌感染会造成外阴红肿皲裂,伴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克霉唑乳膏每日2次局部涂抹,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坐浴。反复发作需口服氟康唑150mg单剂量治疗,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硬化性苔藓等皮肤病会导致外阴萎缩性裂口。强效糖皮质激素如氯倍他索软膏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激光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病理确诊需通过活检,日常应避免搔抓刺激。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使外阴黏膜变薄易裂。短期使用雌三醇乳膏可修复黏膜,配合维生素E软膏保湿。长期替代治疗需评估乳腺和子宫内膜风险,建议每周2次深海鱼油补充。
卫生巾染料或沐浴露过敏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裂口。立即停用致敏产品,口服氯雷他定10mg/日抗过敏。冷敷0.9%氯化钠溶液缓解肿胀,选择无香型护理产品,必要时行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
日常护理建议每日温水清洗1次,避免使用碱性皂液。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饮食增加亚麻籽、三文鱼等富含Omega-3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张力。出现发热、化脓或裂口持续扩大超过3天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