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影响女性健康,主要与宫颈开放、免疫力下降、经血环境滋生细菌、子宫内膜易受损、激素波动有关。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便于经血排出,此时同房易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治疗需暂停性行为,若出现下腹坠痛或异常分泌物,可口服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配合阴道栓剂如克霉唑。
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自洁能力减弱。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出现瘙痒或灼热感时可使用氟康唑胶囊,外涂克林霉素软膏。
经血成为细菌培养基,性行为可能引发盆腔炎。治疗采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注射,联合奥硝唑口服,严重者需宫腔灌洗。日常需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
性交时子宫收缩可能使脱落中的内膜碎片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疼痛剧烈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确诊后需注射亮丙瑞林抑制内膜生长。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性刺激可能加重痛经。可提前服用月见草油胶囊调节激素,疼痛时用双氯芬酸钠栓剂,配合腹部热敷缓解。
月经期需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菠菜猪肝汤补充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煮沸消毒。若同房后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查输卵管脓肿等急症。经期结束后3天再恢复性生活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