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不建议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
经期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阴道炎、盆腔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用药,如甲硝唑栓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对抗真菌感染,严重者需口服抗生素。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碎片异位种植可能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为痛经加剧、不孕,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GnRH-a类药物抑制卵巢功能,重症需手术切除病灶。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同房可能加剧痉挛性疼痛。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
部分女性经期性欲降低,强迫同房可能导致性厌恶。建议通过非插入式亲密行为满足需求,如按摩、拥抱。心理咨询可改善性心理障碍,认知行为疗法调整错误性观念。
经期同房仍存在意外妊娠风险,尤其周期不规律者可能提前排卵。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需在72小时内服用,但可能扰乱内分泌。常规避孕推荐避孕套,既能避孕又可降低感染概率。
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避免盆浴。饮食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补充流失血液;红糖姜茶温暖子宫,但糖尿病患者慎用。适度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妇科检查,超声排查器质性病变。建立规律月经记录,掌握自身周期特点更利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