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生活也可能得妇科疾病,感染途径、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遗传因素均可能导致发病。
妇科疾病并非仅通过性传播,公共场所接触、共用物品或医源性操作均可引发感染。如游泳馆、公共马桶可能传播霉菌性阴道炎,医疗检查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霉菌感染用克霉唑栓剂,细菌性阴道炎使用甲硝唑,支原体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
内分泌紊乱会破坏阴道微环境,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发老年性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导致月经异常。激素替代疗法可改善症状,戊酸雌二醇片调节激素,地屈孕酮片治疗黄体功能不足,中药乌鸡白凤丸辅助调理月经周期。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降低免疫力,增加念珠菌感染风险。增强免疫力需补充维生素C和锌,严重者可用转移因子口服液。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血糖稳定后阴道炎复发率可降低60%。
不当清洁方式反而致病,过度冲洗阴道会破坏菌群平衡。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造成局部潮湿。出现瘙痒时可用苦参洗剂坐浴,但不建议自行灌洗阴道。
部分妇科疾病存在家族聚集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直系亲属发病率增高3倍。基因检测可评估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每年做妇科超声和HPV筛查。预防性措施包括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BMI超过27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酸奶、纳豆等益生菌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增强盆底血液循环。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工作间隙可做凯格尔运动。绝经后女性需加强钙质摄入,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腹痛发热,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白带常规和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