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出现腥臭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激素变化或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细菌性阴道炎是常见原因,由阴道内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典型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性交后气味加重。治疗需口服甲硝唑片400mg每日2次、外用克林霉素乳膏或替硝唑栓剂,疗程5-7天。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分泌物呈黄绿色泡沫状,带有明显腐臭味。确诊需显微镜检查,推荐口服甲硝唑2g单次顿服,或替硝唑2g连服3天。患者内衣需沸水消毒,避免共用浴巾。
衣原体或淋球菌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炎,导致脓性分泌物伴异味。需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治疗用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或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7天。性伴侣必须接受筛查和治疗。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阴道pH值升高,容易滋生异味细菌。可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每周2次,或普罗雌烯阴道胶囊隔日1粒。补充乳酸杆菌制剂能恢复菌群平衡。
穿着不透气化纤内裤、经期护理不当会造成异味堆积。建议每日清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料洗液,防止破坏阴道微环境。
日常可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异味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瘙痒、灼痛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出现异味应优先排查感染。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HPV联合TCT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