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调整生活方式、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宫颈狭窄或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时温度不宜过高,每次持续15-20分钟,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对轻度痛经效果显著,尤其适合经期前1-2天预防性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子宫收缩痛。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脱落时的炎症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避免长期依赖或胃肠道副作用。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茶、红糖水等温性饮品。保持充足睡眠,练习瑜伽或腹式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长期规律运动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痛经发作频率。
低频电刺激、穴位按摩如三阴交、关元穴通过神经调节缓解疼痛。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子宫后倾等解剖异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配合家庭锻炼巩固效果。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腹腔镜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子宫腺肌病。宫腔镜能解除宫颈粘连或切除黏膜下肌瘤。术后需配合激素治疗预防复发。
继发性痛经患者日常应记录月经周期与疼痛变化,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饮食增加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摄入,减少红肉及高糖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内啡肽水平。若疼痛伴随经量异常或不孕,需及时排查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及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卫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