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肾性贫血为慢性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肾病病人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
2.病因病理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随着慢性肾病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展,当病人肾脏受损严重,血肌酐值大于308μmol/L(3.5mg/dl)时多会伴发肾性贫血。
具体症状及发病原因
(1)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是肾性贫血最重要的原因。
(2)营养不良。由于肾脏病时需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加之尿排出蛋白的量增加,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作为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减少而引起肾性贫血。
(3)出血。慢性肾脏病时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有出血倾向,如有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对铁吸收障碍使机体缺铁而导致肾性贫血。
(4)毒素物质。人体肾脏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肾脏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同时也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功能。由于各种病理损伤原因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导致肾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不足,或者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物质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使得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的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由此而引发肾性贫血。
(5)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即尿毒症时,大量有害物质蓄积体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破坏,影响红细胞寿命而致贫血。肾性贫血时病人常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无华、结膜苍白、血红色蛋白下降等症状,同时询问病史,再辅助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就基本可确诊。
所以,针对由慢性肾病而并发的肾性贫血,进行输血、促红素的针对症状性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肾病患者的根本性问题。因为,肾病患者损害的肾功能并没有真正的被修复,病人能够形式的正常肾功能将越来越少,体内堆积的毒素物质就会越来越多,肾性贫血就会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一旦肾性贫血伴随发生,肾病病人除去以上的症状出现外,肾性贫血还表现在病人的食欲和精神上面。肾性贫血直接导致肾病病人的胃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影响食物吸收,使其无食欲、精神萎靡。在进行肾病治疗时,这也是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规范性的治疗措施,当解决了肾脏损害这一根本性问题时,病人随之而来的这些症状才能消除,所谓“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 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