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十分感谢董奉,把他留在府中。但后来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露他的密谋,想害死董奉。董奉假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董奉离开交州后,归隐山林,隐居在江西庐山一带。传说董奉为老百姓看病,分文不取,只要重病治愈者在屋后种上五棵杏树,轻病治愈者在屋后种上一棵杏树。数年之后,屋后有杏树万株,郁然成林。杏子成熟时,董奉便将杏子出售,换取谷子,并将所得谷米用于救济贫民。若有人偷摘杏子,杏林中便会窜出猛虎,驱逐偷窃者。
传说某一日,董奉在杏林中白日飞升,得道升仙而去。因这一典故,后世将中医界称为“杏林”,称颂医家则为“杏林春暖”。 董奉为什么要求种杏树,而不是其他果树?杏仁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可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董奉身处于三国战乱时期,在那个年代,伤寒肆虐,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治疗伤寒的巅峰。
《伤寒论》中治疗伤寒的名方麻黄汤有四味中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就有杏仁这味药,除此之外,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伤寒方剂中也都含有杏仁这味药,杏仁在那个年代的需求量很高。 “杏林春暖”的故事能够流传,是对于董奉作为一个医者德行的至高评价。这种评价不单是因为董奉医术出众,体恤病患。还因为他作为一个医者的广阔胸襟和具有国家级战略高度的大局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地政权的主要财力都集中在军事上,地方州府对于药材储备存量的调控机能必然已经失效。
董奉作为一方名医,不但免费为乡里排除病患,又用栽植杏林这样一种手段为当地储备足量的必备药材,保得一方水土的安康。这样的才智并非凡人可及,也值得我们当代医者体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