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母乳少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哺乳频率、改善哺乳姿势、心理疏导和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母乳不足通常由营养摄入不足、哺乳方式不当、情绪压力、乳腺堵塞或气血虚弱等原因引起。
产妇需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推荐鲫鱼汤、猪蹄花生汤等促进泌乳的食谱,同时补充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气血不足者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补益食材。
按需哺乳且每2-3小时哺乳一次,夜间至少哺乳1-2次。每次哺乳时长建议15-20分钟,确保双侧乳房交替排空。哺乳前可热敷乳房促进血液循环,哺乳后配合手法按摩刺激泌乳反射。
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等正确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接大部分乳晕。哺乳时托住乳房呈C型手势,避免压迫乳腺管。哺乳后检查乳头是否变形,出现皲裂需及时涂抹羊脂膏保护。
焦虑情绪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建议家人分担育儿压力,产妇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可通过冥想、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避免过度关注奶量造成心理负担。
气血两虚者可辨证服用通草、王不留行等中药,配合艾灸膻中、少泽等穴位。乳腺不通时可用蒲公英煎水外敷,或进行专业催乳按摩。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
建议哺乳期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避免压迫乳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和肩部放松。保持居室温度适宜,哺乳时注意保暖。若持续乳汁分泌不足超过两周,或伴随乳房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等病理因素。家人应主动承担家务,为产妇创造轻松愉悦的哺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