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危害程度与肌瘤大小、位置及症状有关,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且危害较小,但部分情况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月经量增多导致贫血、压迫邻近器官引发尿频便秘、影响生育功能、肌瘤变性引发急性腹痛、极少数恶变可能。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长期失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严重时需输血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铁剂。
增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阔韧带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造成肾积水。当出现持续压迫症状时,需通过超声评估肌瘤位置与大小,直径超过5厘米的肌瘤更易产生压迫效应。
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妨碍受精卵着床,增加流产风险。肌壁间肌瘤若靠近输卵管开口可能阻碍精子通过,黏膜下肌瘤可能占据胚胎发育空间。计划妊娠者建议孕前评估肌瘤情况,必要时行肌瘤剔除术。
肌瘤红色变性或带蒂肌瘤扭转时可突发剧烈腹痛,伴发热呕吐。妊娠期肌瘤增长过快可能发生变性,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出现持续腹痛应立即就医,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子宫肉瘤发生率不足千分之三,但短期内肌瘤迅速增大伴异常出血需警惕。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者应加强监测。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鉴别良恶性。
建议子宫肌瘤患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雌激素水平波动。可适量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出现月经改变、盆腔压迫感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与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