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体寒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劳乏力、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阳气不足、气血两虚、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寒湿内阻等。
患者常年手脚冰凉,尤其冬季症状加重,即使增加衣物也难以缓解。部分人群伴随腰膝冷痛,夜间需用暖水袋保暖。这类症状多与肾阳虚相关,体内阳气无法温煦四肢末端,可能伴随尿频清长、性功能减退等表现。
日常轻微活动即感疲倦,晨起后仍觉精神不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气血不足者常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脾胃虚弱者多伴有食欲减退、饭后腹胀。长期疲劳可能进一步导致月经量少、脱发等继发症状。
容易反复感冒且病程较长,伤口愈合速度缓慢,对环境温度变化异常敏感。这类人群往往存在卫气不固的情况,表现为自汗盗汗、反复口腔溃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等免疫调节异常症状。
基础体温偏低常低于36.3℃,出现顽固性水肿、便秘腹泻交替等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TSH轻度升高,部分患者伴随血脂异常、体重难以控制等情况,与脾肾阳虚导致的水液运化失调有关。
女性患者多见月经推迟、经血色暗伴有血块,严重者出现痛经需服用止痛药。部分育龄女性可能因宫寒导致受孕困难,这类情况常伴有小腹冷痛、白带清稀量多等局部循环不良表现。
改善体虚体寒需注重温补调理,日常可食用生姜、羊肉、桂圆等温性食物,避免生冷饮食。坚持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阳气升发。冬季建议睡前用艾叶泡脚,保持腰腹部保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严重并发症,建议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系统调理。长期体寒者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器质性疾病,避免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