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需通过正规医疗手段治疗,偏方可能延误病情。肿块可能由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或乳腺癌引起,建议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明确诊断后,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乳腺增生是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良性病变,表现为周期性乳房胀痛和可移动的结节。可通过疏肝理气的中成药如乳癖消片调理,严重者需服用他莫昔芬等抗雌激素药物。避免摄入含甲基黄嘌呤的咖啡、巧克力等食物。
哺乳期乳腺炎需及时排空乳汁并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导管扩张有关。金黄散外敷可缓解局部红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头孢类抗生素使用,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质地光滑有弹性。直径小于3厘米且生长缓慢者可观察,增大迅速或伴有钙化需手术切除。不建议采用蒲公英等草药外敷,可能刺激肿瘤生长。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是首选治疗方法,单纯性囊肿抽液后复发率低。民间流传的仙人掌敷贴等方法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合并感染时需服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乳腺癌需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任何宣称能替代正规治疗的偏方都可能加速病情进展,确诊后应尽快到肿瘤专科就诊。
日常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饮食上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可改善淋巴循环,但出现无痛性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而非尝试偏方。定期乳腺体检对40岁以上女性尤为重要,超声与钼靶联合检查能发现早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