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热敷缓解、药物辅助及心理调节等方式减轻生理期不适。生理期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正常生理现象,多数女性会伴随腹胀、腰酸等轻微症状,科学护理可缩短不适周期。
生理期应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缺铁性贫血。适量摄入生冷、辛辣食物可能加重子宫收缩疼痛,建议选择温热的红豆汤、姜茶等饮品促进血液循环。每日饮水保持充足,有助于缓解水钠潴留引发的肿胀感。
低强度瑜伽或散步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痛经和情绪波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盆腔充血加重不适,推荐经期第3天后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放松。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为宜。
下腹部热敷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子宫供血,减少前列腺素分泌引发的痉挛痛。使用40℃左右暖水袋或热毛巾,每次敷15分钟重复进行。合并腰酸者可配合腰部热敷,但皮肤敏感者需隔衣使用。
痛经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月经过多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氨甲环酸片。中药益母草颗粒、艾附暖宫丸等也常用于调理气血循环,但须辨证使用。
经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焦虑情绪,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舒缓压力。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稳定内分泌,睡前饮用温牛奶含有的色氨酸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与亲友倾诉也能有效缓解经前紧张综合征。
生理期保持外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发现异常出血等问题,若出现剧烈疼痛、经量突增或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需及时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日常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可减少经期敏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