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生殖疾病

治疗隐睾症需要注意的事项

发布时间:2019-02-14 18:21:04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

一般情况下,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睾丸自腹膜后腰部开始下降,于胎儿后期降入阴囊,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研究结果显示,发生隐睾的机会是1—7%,其中单侧隐睾患者多于双侧隐睾患者,尤以右侧隐睾多见,隐睾有25%位于腹腔内,70%停留在腹股沟,约5%停留于阴囊上方或其它部位。

睾丸和附睾的下降对于睾丸的正常发育和生精是非常重要的。XY遗传基因是男性性征、睾丸形成的重要基因。内分泌、遗传及物理机械因素可影响睾丸的正常下降。

约有3%的男性新生儿有“隐睾”症状,而早产儿则高达30%。不过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时,睾丸会在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地发病率下降到0.8%,所以一般可先给予内科治疗,即应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可使睾丸下降。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在患儿2岁以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隐睾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凡是男性新生儿都必须检查有无隐睾。

(2)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为准确。

(3)如果隐睾小儿的智力有低下的迹象,还要检查是否患有相关遗传和内分泌异常的疾病。

(4)在1岁后可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5)如果内分泌治疗无效,2周岁时可靠手术治疗,游离送解精索,修复内存的疝囊,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

(6)手术治疗后应随访,每年一次,直至青春期。

男性出生后都要检查有没有隐睾,以让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为准确。出生后如有隐睾,父母也不必焦虑,可以密切观察,因为在1岁以内隐睾自行下降的机会还很大。如果小儿到10月龄时隐睾还没有下降到阴囊,就应该开始内分泌治疗了。

有两种内分泌治疗的方法。一种是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使患儿血中睾丸酮浓度升高,促进睾丸的正常下降。具体方法是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每日1。2毫克分3次喷鼻共4周,睾丸下降率52%。另一种方法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1疗程最低用量1万单位,只要用量不超过1。5万单位就不会有副作用,不致影响骨龄。用这种方法可使40%双侧隐睾及30%的单侧隐睾下降。也可以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先用向性腺素释放激素每日1。2毫克分三次喷鼻共4周,接着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用量为每周1500单位共3周,睾丸下降率可提高到70%左右。

关键词: 隐睾 精索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