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应优先补充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豆类和坚果五类核心补血食材。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20%-30%,每100克猪肝含铁22.6毫克。建议每周食用1-2次,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或橙汁可提升铁吸收率。注意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蛋白和血红素铁来源,每100克瘦牛肉含铁3.2毫克。选择里脊等瘦肉部位,采用炖煮方式更利于营养释放。缺铁性贫血患者每周可摄入3-4次,每次100-150克。
菠菜、苋菜等深色叶菜富含非血红素铁和叶酸,每100克菠菜含铁2.7毫克。烹饪时建议先焯水去除草酸,搭配柠檬汁或番茄可促进铁吸收。适合作为日常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补充来源。
黑豆、红豆等豆制品含有植物性铁和蛋白质,每100克黑豆含铁7.2毫克。建议浸泡后充分烹煮,与谷物搭配食用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素食者可通过每日摄入30-50克豆类预防营养性贫血。
芝麻、核桃等坚果含铁量较高,100克黑芝麻含铁22.7毫克。建议选择原味产品,每日摄入20-30克。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控制总量避免热量超标。
贫血患者日常饮食需保证三餐规律,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建议早餐搭配猕猴桃或草莓等维生素C水果,午餐适量摄入瘦肉和动物血制品,晚餐选择深色蔬菜和豆类。烹调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餐后两小时内避免服用钙剂。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重度贫血患者运动前需咨询长期贫血或食补无效者应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潜在病因。
关键词: 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