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面容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口唇无血色、眼睑结膜淡白等体征,通常与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直接相关。常见表现包括面色萎黄、指甲床苍白、毛发干枯、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由于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含氧量下降,呈现均匀性苍白,以面部、手掌、甲床等部位最明显。长期贫血者皮肤可能伴随干燥脱屑,寒冷环境下苍白更为显著。
口腔黏膜、眼睑结膜及甲床颜色变浅是重要观察指标。轻度贫血时眼睑结膜呈粉白色,重度贫血可呈现瓷白色。部分患者伴随舌乳头萎缩,出现镜面舌特征。
机体为补偿缺氧状态会出现心率增快、心搏增强,表现为活动后心悸胸闷。长期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脑组织缺氧引发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易出现认知功能下降。
部分患者伴随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女性常见月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黄疸,缺铁性贫血可见匙状甲等特征性改变。
建议贫血患者日常增加富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质吸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长期面色苍白或伴随心悸气促者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潜在病因,根据贫血类型针对性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重度贫血需考虑输血治疗。
关键词: 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