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综合征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素、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通常与激素波动、营养缺乏、心理压力等因素相关。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激素水平,建议每日睡眠7-8小时。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可促进内啡肽分泌。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减少高盐食物预防水肿,经前一周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
钙剂每日补充1200mg可降低腹胀和情绪波动,镁元素400mg能缓解乳房胀痛。维生素B6每日50-100mg有助于调节神经递质,月见草油含γ-亚麻酸可改善经前不适。建议通过深绿色蔬菜、坚果、深海鱼等食物获取相关营养素。
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易怒、焦虑等情绪症状,可通过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触发因素。正念冥想每天练习15-20分钟减轻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提供社会支持。严重情绪障碍时需专业心理医生介入。
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调节激素水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适用于情绪症状明显者。利尿剂螺内酯缓解水肿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可减轻痛经。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肝郁气滞型可用逍遥丸疏肝解郁,血瘀型适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3次,耳穴压豆选取内分泌、神门等穴位。中医辨证施治需持续2-3个月经周期。
建立经期症状记录表,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帮助医生判断疗效。饮食注意增加全谷物、新鲜果蔬摄入,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温水泡脚、腹部热敷等物理疗法可配合使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等严重表现时,需立即就医排查潜在器质性疾病。保持适度社交活动,避免经前阶段制定重要决策,家庭成员应给予充分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