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可能由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这些原因涉及生殖系统结构异常、激素水平失衡或慢性疾病干扰,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排卵障碍约占不孕症的40%,包括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均可导致卵泡发育受阻。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基础体温曲线异常。可通过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治疗,但需在生殖科医生监测下进行。
输卵管炎症或粘连会阻碍精卵结合,常见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既往宫腔手术史。可能伴随下腹隐痛、异常分泌物,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腹腔镜疏通,严重阻塞需考虑试管婴儿技术。
异位内膜组织引发盆腔粘连和炎症反应,影响卵子排出及胚胎着床。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CA125指标可能升高。药物治疗包括GnRH-a类针剂,重症需手术清除病灶,术后半年为黄金受孕期。
胰岛素抵抗导致雄激素过高,抑制卵泡成熟。表现为月经稀发、多毛痤疮,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代谢,配合二甲双胍等药物调节激素,必要时采用体外促排卵方案。
甲亢或甲减均会干扰性激素合成,造成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抗体阳性可能引发早期流产。建议孕前筛查TSH水平,理想值应控制在2.5mIU/L以下,优甲乐等药物需根据内分泌科建议调整剂量。
备孕女性应保持BMI在18.5-23.9之间,每日补充400μg叶酸至少3个月。避免接触双酚A等环境雌激素,减少咖啡因摄入。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监测基础体温和宫颈黏液变化,在排卵期隔日同房可提高受孕几率。若规律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孕,建议夫妻双方共同进行不孕不育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