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包括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脱落,但需排除妊娠、器质性疾病等禁忌症。
黄体酮胶囊是临床常用的孕激素类药物,主要成分为天然或合成黄体酮。该药物通过模拟生理性黄体功能,促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停药后引发撤退性出血。使用前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子宫内膜厚度达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乳房胀痛等。
地屈孕酮为高选择性孕激素受体激动剂,相比天然黄体酮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该药物能有效转化子宫内膜但不抑制排卵,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推迟。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突破性出血,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戊酸雌二醇属于雌激素制剂,常与孕激素序贯使用建立人工周期。该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增殖,为后续孕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使用期间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变化,血栓高风险人群禁用。
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调节月经。益母草含益母草碱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乌鸡白凤丸则通过补气养血改善卵巢功能。中药起效较慢但副作用较小,适合非器质性月经失调的长期调理。
所有催经药物使用前必须排除妊娠可能,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需达到8毫米以上才适用孕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患者需先治疗原发病,器质性病变如宫腔粘连需手术处理。
月经推迟时建议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稳定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适当食用红枣、枸杞、红豆等补血食物,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长期月经紊乱者需检测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引发更严重的内分泌失调。保持情绪舒畅对月经周期调节至关重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