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症状通常分为三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梅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硬下疳、梅毒疹、黏膜损害、全身症状、晚期并发症等。
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基底清洁,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硬下疳具有自限性,即使不治疗也会在3-6周内自行愈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
二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是梅毒疹,通常在感染后6-8周出现。梅毒疹可表现为玫瑰疹、丘疹、斑丘疹等多种形态,常对称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梅毒疹通常不痛不痒,表面可有鳞屑,部分患者可伴有脱发、扁平湿疣等表现。
二期梅毒患者常出现黏膜损害,表现为口腔、咽喉、生殖器等部位的黏膜斑。黏膜斑为灰白色或粉红色斑块,表面湿润,边界清楚。这些损害具有高度传染性,是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期梅毒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包括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好。
未经治疗的三期梅毒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树胶样肿等。心血管梅毒可表现为主动脉炎、主动脉瘤等;神经梅毒可表现为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树胶样肿可侵犯皮肤、骨骼、内脏等器官。
梅毒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应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梅毒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以防疾病复发或进展为晚期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