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缺水的部位是皮肤。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含水量约占全身水分的18%-20%,其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时会出现干燥、脱屑等问题。缺水主要与皮脂分泌减少、环境干燥、年龄增长、清洁过度、屏障受损等因素相关。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可形成天然保湿膜,减少水分蒸发。雄激素水平下降、过度清洁或使用碱性洗剂会破坏皮脂膜,导致皮肤锁水能力下降。建议选择弱酸性清洁产品,洗脸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
空气湿度低于60%时,角质层水分易向环境扩散。冬季暖气房、空调环境或高原地区会加速皮肤脱水。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70%,外出时佩戴口罩可减少寒风对皮肤的刺激。
30岁后真皮层胶原蛋白每年减少1%,透明质酸合成能力下降,皮肤储水量降低。老年人皮肤含水量仅为年轻人的75%,表现为松弛、细纹增多。口服胶原蛋白肽虽无法直接补充,但可刺激成纤维细胞活性。
每日洗脸超过3次、水温过高或频繁去角质会破坏角质层砖墙结构。表面活性剂会溶解细胞间脂质,导致经皮失水率增加。油性皮肤建议早晚各清洁1次,干性皮肤可仅晚间使用洁面产品。
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疾病会破坏屏障功能,经皮失水量可达正常皮肤的30倍。表现为红斑、皲裂伴刺痛感,需使用含尿素或凡士林的医用敷料进行封闭性保湿。
日常可通过饮水2000ml/日、摄入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使用含玻尿酸的精华液等方式改善皮肤含水量。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水分。若出现持续性瘙痒、脱屑或裂纹,需排查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系统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