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酸痛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运动、调整姿势、补充营养、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手脚酸痛通常由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良、缺钙、炎症反应、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局部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用40℃左右热毛巾敷酸痛部位15分钟,配合拇指指腹环形按压肌肉群。针对关节酸痛可重点按摩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每日2次能有效分解乳酸堆积。
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每次30分钟以内。运动前后做好10分钟拉伸,重点活动手腕脚踝关节。水中浮力运动可减轻关节压力,改善肌肉僵硬状态。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电脑时手肘应呈90度角,脚下放置踏脚凳。睡眠时在膝盖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抱枕,每2小时变换体位可预防末梢循环障碍。
增加镁、钾、钙质摄入,每日食用香蕉、深绿色蔬菜、乳制品等。维生素B族可营养神经,推荐食用全谷物、瘦肉。适量补充胶原蛋白肽有助于修复软组织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使用,外用药膏可选择含薄荷脑成分的擦剂。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禁止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
建议每日饮用2000毫升温水加速代谢废物排出,睡前用40℃温水泡脚20分钟。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避免高跟鞋和硬底鞋。办公室工作者可配置人体工学键盘和鼠标垫,每小时做3分钟手指操。中老年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冬季注意四肢保暖,饮食中控制盐分摄入以防水肿加重酸痛感。持续性酸痛超过两周或伴随红肿发热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病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