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止痛的药物主要有益母草颗粒、丹莪妇康煎膏、元胡止痛片、桂枝茯苓胶囊、乌鸡白凤丸等。这些药物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等方式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
益母草颗粒以益母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月经量少、经血不畅引起的痛经。该药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淤血,改善气血运行。服用期间需避免生冷食物,孕妇禁用。
丹莪妇康煎膏由丹参、莪术等中药组成,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可缓解经期小腹坠胀、经血暗紫有血块等症状。其活血化瘀作用较强,月经量过多者慎用,建议经前3-5天开始服用。
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白芷等成分,擅长行气止痛,对经期痉挛性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特别适合情绪波动大、肝气郁结导致的痛经,能快速减轻小腹绞痛,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超过一周。
桂枝茯苓胶囊源自经典方剂,具有温经通络、化瘀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常见经期畏寒、手脚冰凉伴腹痛。该药还可改善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引发的月经异常,需按疗程服用。
乌鸡白凤丸是滋补型调经药,含乌鸡、人参、当归等二十余味药材,主治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后腹痛、经色淡红、头晕乏力等症状。适合体质虚弱女性经后调理,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除药物治疗外,经期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冷水刺激,可配合热敷缓解疼痛。饮食上多摄入红枣、桂圆等温补食物,减少咖啡因和生冷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内分泌,若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日常保持心情舒畅,经前期可练习瑜伽或腹式呼吸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