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血一直不好可能引发贫血、感染甚至影响生育功能。长期异常子宫出血通常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内分泌失调是常见诱因,多由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引起。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时多时少,伴随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周期,同时配合规律作息和减压措施。
子宫器质性病变需重点排查,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癌等。异常出血往往呈现经期延长、点滴出血或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伴有下腹坠痛。宫腔镜检查能明确诊断,小型息肉可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术,黏膜下肌瘤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恶性病变则要根据分期制定手术方案。
长期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严重者需静脉补铁治疗。日常应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影响铁剂吸收。
生殖功能可能受损,持续异常出血易引发宫腔粘连或慢性盆腔炎。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线中断或盆腔积液,可能出现继发性闭经或不孕。轻度粘连可通过宫腔镜分离术治疗,术后放置节育环防止复粘,严重者需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特点,就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均衡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和深色蔬菜,适度补充红枣、枸杞等养血食材。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10天时,须立即到妇科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