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确实需要加强补水。皮肤干燥、喉咙干痒、鼻腔不适等问题通常由空气湿度低、皮脂分泌减少、体内水分流失加速、保暖设备使用过度、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引起。
冬季寒冷导致空气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尤其是北方供暖地区,室内湿度常低于30%健康湿度为40%-60%。干燥环境会加速皮肤和黏膜水分蒸发,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或在室内放置水盆增加蒸发量。
低温环境下人体皮脂腺活跃度下降,皮肤天然锁水屏障减弱。表现为面部紧绷、肢体起屑,严重时会出现皲裂。可选择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频繁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寒冷刺激使体表血管收缩,通过呼吸和体表蒸发的水分反而增加。据测算冬季人体每日隐性失水量比夏季多200-300毫升,需主动增加饮水量至1.5-2升/天,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效果更佳。
空调、电暖器等设备在提升室温的同时会加剧空气干燥,可能引发眼睛干涩、呼吸道刺激。建议设备运行期间摆放湿毛巾,夜间卧室可使用恒温电热毯替代持续制热。
冬季新鲜蔬果摄入减少易导致维生素A、E不足,这两种维生素对维持黏膜完整性和皮肤保湿至关重要。可适量增加胡萝卜、坚果、深海鱼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
冬季补水需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饮食上可多食用银耳羹、梨汤等滋阴润燥的食疗方,晨起空腹饮用200毫升温水促进代谢。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冷风直接刺激,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避免过度清洁。若出现持续性皮肤瘙痒、口角炎等严重干燥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营养科就诊评估是否存在特异性皮炎或营养缺乏症。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保湿,预防冬季皲裂引发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