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卫生保健需重点关注生理卫生、心理调适、营养均衡、运动习惯和疾病预防五个方面。
保持每日清洁是基础,建议使用温和洗浴产品清洗外阴,避免过度清洁破坏酸碱平衡。女生经期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经血滞留易滋生细菌。男生包皮过长者应每日翻洗,预防包皮垢堆积。内衣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环境易引发真菌感染。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时需就医排查阴道炎、龟头炎等常见问题。
面对身体变化产生的焦虑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写日记、与信任者倾诉缓解。性别特征发育差异普遍存在,无需过度比较。正确认识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避免因错误认知产生羞耻感。遭遇校园欺凌或性骚扰时,应立即向家长或教师求助。培养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每日需摄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补充骨骼生长所需钙质。增加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促进肌肉组织发育。女生经期可适量食用红枣、动物肝脏预防缺铁性贫血。限制奶茶、油炸食品摄入,高糖高脂饮食易诱发痤疮。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充足水分能维持新陈代谢。
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促进生长激素分泌。避免过量负重训练,青春期骨骼未完全骨化易造成损伤。课间多做伸展运动,久坐影响脊柱发育。运动后及时擦汗更衣,汗液长时间刺激皮肤可能引发毛囊炎。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睡眠质量。
按时接种HPV疫苗可预防相关生殖系统疾病。避免共用剃须刀、毛巾等个人物品,防范传染性软疣等皮肤疾病。出现严重痛经或月经紊乱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男生睾丸未降或异常肿大应及早就医。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监测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
青春期保健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深度睡眠时段生长激素分泌量可达白天的3倍。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牡蛎、核桃等食物可促进性腺发育。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未成熟生殖系统易受损伤。家长应主动开展性教育,消除孩子对生理变化的恐惧。学校可开设健康课程,指导正确使用卫生护理产品。出现持续头痛、严重痤疮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