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避孕方式主要有短效避孕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输卵管结扎五种,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与需求选择。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复合成分,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避孕成功率超过99%。适合月经规律、无血栓病史的健康女性,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可能引起乳房胀痛或点滴出血等轻微反应,通常1-3个月可适应。
物理阻隔法避孕成功率约85-98%,兼具预防性传播疾病功能。乳胶材质需配合水基润滑剂使用,聚氨酯材质适合过敏人群。正确使用要点包括排出前端空气、全程佩戴、事后及时取出,破裂或脱落需72小时内采取紧急避孕措施。
含铜或孕激素的T型装置,由医生植入宫腔,避孕效果持续3-10年。含铜节育器通过干扰精子活性避孕,可能加重痛经;孕激素型可减少经量,但可能导致闭经。适合已完成生育的女性,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
孕激素缓释硅胶棒植入上臂内侧,避孕效力维持3-5年。通过抑制排卵和增稠宫颈黏液发挥作用,适合哺乳期及不能使用雌激素的女性。常见副作用为月经模式改变,约20%使用者会出现不规则出血。
永久性避孕手术通过腹腔镜阻断输卵管,适合无再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需避孕至下次月经,并发症风险低于1%,包括感染或麻醉反应。少数情况下可尝试输卵管复通术,但妊娠成功率仅30-50%。
选择避孕方式需综合评估避孕效果、使用便利性、副作用及未来生育计划。短效避孕药适合需要可逆避孕的年轻女性,哺乳期建议孕激素类避孕法,已完成生育者可考虑长效措施。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评估避孕方式适应性,出现严重头痛、视觉异常或持续出血需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维生素B族可缓解避孕药引起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