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身高变矮主要与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化、脊柱压缩性骨折、肌肉萎缩及姿势改变等因素有关。
1、骨质疏松:
骨量流失导致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脊椎椎体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压缩变形。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这一过程,表现为驼背或腰背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自发性骨折。
2、椎间盘退化:
椎间盘含水量随年龄增长减少,弹性降低导致厚度变薄。每个椎间盘变薄1毫米,整体身高可能减少2-3厘米,这是渐进性身高缩短的最常见原因。
3、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引发的脊椎压缩性骨折会使单个椎体高度丧失,多发骨折可导致明显驼背。这类骨折可能由轻微外力引起,部分患者甚至无明显疼痛症状。
4、肌肉萎缩:
背部肌肉力量减弱使脊柱支撑力下降,腹部肌肉松弛导致腰椎前凸增加。这种肌少症相关的姿势改变会使身高测量值降低,实际骨骼长度未必缩短。
5、姿势改变:
关节退行性变和平衡能力下降迫使老年人采取保护性屈曲姿势,长期习惯性弯腰会使脊柱生理曲度增大,在视觉和测量上均表现为身高降低。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每日保证1000毫克钙质和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摄入,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注意居家防跌倒措施,使用硬板床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站立时有意识保持挺拔姿势。对于已出现明显身高缩短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必要时使用矫形支具改善体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