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可能增加妇科炎症风险,主要与细菌滋生、局部潮湿、皮肤刺激、免疫力下降、经血滞留等因素有关。
经血是细菌理想的培养基,卫生巾使用超过2-3小时会大量繁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这些细菌可能突破阴道黏膜屏障,引发细菌性阴道炎或外阴炎,典型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和瘙痒。
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使会阴部处于闷热潮湿环境,破坏正常弱酸性环境。这种状态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临床表现为豆腐渣样白带和灼痛感,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
经血中的蛋白酶会持续刺激皮肤,卫生巾摩擦可能造成微小破损。这种机械性损伤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严重时会导致外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病原体入侵概率。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自洁能力暂时减弱。若叠加卫生问题,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难以有效抵御病原体,可能发展成盆腔炎的潜在诱因。
积存的经血可能逆流至阴道后穹窿,成为厌氧菌繁殖温床。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混合型感染,伴有鱼腥味分泌物,长期可能影响生殖道微生态平衡。
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经期量大时缩短至1-2小时。优先选择纯棉表层的透气型产品,更换前用清水从前往后清洁外阴。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穿着宽松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可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维持菌群平衡,出现持续瘙痒、异味或灼热感应及时妇科检查。日常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经期抵抗力较弱时更需保持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