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月经量的饮食调理可通过红糖姜茶、红枣枸杞汤、当归乌鸡汤等温补饮品实现,同时需排查贫血、内分泌失调等潜在病因。
红糖含铁元素可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老姜驱寒暖宫,两者协同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每日取20克红糖加3片生姜煮沸饮用,经期前3天开始连续服用。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过量可能引发血糖波动。
红枣富含环磷酸腺苷可调节雌激素水平,枸杞多糖改善卵巢功能。取红枣10颗、枸杞15克炖煮30分钟,经期每日早晚各一次。适合气血两虚型经量过少,湿热体质者需搭配薏仁减燥。
当归中的阿魏酸刺激造血功能,乌鸡蛋白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半只乌鸡加10克当归、5克黄芪慢炖2小时,月经干净后每周食用2次。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可能延长出血时间。
持续月经量少需检查激素六项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月经过少,需补充优甲乐;宫腔粘连患者可能需宫腔镜分离手术。
维生素E胶囊每日200IU增强卵巢功能,亚麻籽油含ω-3脂肪酸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动物肝脏每周摄入100克补充血红素铁,黑巧克力选70%以上可可含量改善血管弹性。
建议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经期剧烈运动。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调节褪黑素分泌,穿棉质内裤减少私处摩擦。长期经量异常需监测基础体温判断排卵功能,记录月经周期变化供医生参考。经期避免生冷饮食,腹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以下防止低温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