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生殖百科

储存的小麦里面生虫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5-18 11:42:03

储存小麦生虫主要由虫卵残留、温湿度不当、储存容器不密封、粮食未彻底晾晒、环境交叉感染导致,可通过暴晒杀虫、低温冷冻、花椒驱虫、磷化铝熏蒸、及时清理虫粮等方法处理。

1、虫卵残留:

新收小麦可能携带隐蔽性虫卵,常规清理难以彻底清除。处理时需将小麦摊开暴晒4-6小时,利用50℃以上高温杀灭虫卵;或装入密封袋置于-18℃冷冻48小时,低温可破坏虫卵活性。已生虫小麦需过筛分离成虫与虫粪。

2、温湿度失控:

湿度超12%、温度20-35℃环境易滋生赤拟谷盗等仓储害虫。建议使用电子温湿度计监测,配合生石灰吸潮每立方米500克。发现局部霉变需立即移除污染源,并用75%酒精擦拭储存容器内壁。

3、容器缺陷:

编织袋、木箱等透气容器易遭虫害。应改用食品级PE密封桶,或陶瓷缸内衬塑料布双重隔离。传统方法可在容器中放入纱布包裹的花椒每10公斤小麦30克,其挥发性物质能驱避多种害虫。

4、晾晒不足:

含水率超14%的小麦更易生虫。晾晒需达到牙咬脆断状态,现代化仓储可采用循环通风干燥机。民间验方可将新鲜艾草铺于储存层间,其含有的桉叶素具有防虫效果。

5、环境传播:

邻近粮食或墙壁缝隙中的害虫会交叉感染。每季度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仓库墙角,粮食堆放离墙30厘米以上。严重虫害可使用磷化铝片剂熏蒸每吨3-5片,操作需佩戴防毒面具。

日常储存建议搭配防虫措施:花椒+干海带混合包悬挂于粮堆中,海带吸湿、花椒驱虫;定期翻动检查,发现虫网立即处理;陈旧粮食优先消耗。夏季高温时段可每月摊开晾晒2小时,长期存储的小麦建议真空分装。若虫害面积超过30%或出现结块霉变,应整批废弃以防黄曲霉素中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