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每月推迟十几天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或过度减肥等因素有关。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月经周期异常,常见于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人群。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建立人工周期,配合中医调理气血。
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会抑制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确诊需超声检查和激素六项检测,治疗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二甲双胍改善代谢,严重者需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甲亢或甲减均会影响性激素合成,造成月经延迟。需检测TSH、FT3、FT4指标,甲亢患者服用丙硫氧嘧啶,甲减者补充左甲状腺素钠,同时增加海带、牡蛎等含碘食物摄入。
长期焦虑抑郁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缓解压力,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保持每日7小时睡眠。
体脂率低于17%时,瘦素水平下降导致闭经。需逐步增加每日热量至1800大卡以上,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肉,避免剧烈运动,BMI恢复至18.5-23.9后月经多可自行规律。
日常可饮用玫瑰花茶、食用核桃仁调理气血,经期前一周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情况,连续3个月周期异常需复查激素水平。注意避免过度节食和突然剧烈运动,保持腰腹部保暖,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妇科炎症风险。体重过轻者可适当增加坚果、鳄梨等高能量食物,肥胖患者需控制精制碳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