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子宫仍可能患妇科病,主要涉及阴道炎、外阴病变、卵巢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激素失衡问题。
子宫切除后阴道环境改变,pH值失衡易诱发细菌性阴道病或霉菌感染。治疗需针对性用药,如甲硝唑栓剂治疗细菌感染,克霉唑乳膏对抗真菌,同时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外阴白斑、硬化性苔藓等慢性病与子宫缺失无直接关联,但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加重症状。局部涂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缓解瘙痒,严重时需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保留卵巢者可能发生囊肿或肿瘤,定期B超监测必不可少。卵巢囊肿超过5cm需腹腔镜切除,恶性肿瘤根据分期选择化疗方案如紫杉醇联合卡铂。
子宫切除后膀胱支撑结构改变,更易出现尿频尿急。急性发作时服用左氧氟沙星抗生素,日常可饮用蔓越莓汁预防,同时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
卵巢功能衰退会导致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激素替代疗法需个体化设计,常用戊酸雌二醇贴片,植物雌激素补充可选择大豆异黄酮或黑升麻提取物。
术后日常需注意全谷物和深海鱼类摄入维持雌激素代谢,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乳腺超声及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疾病风险。阴道残端愈合不良者需避免重体力劳动,使用医用硅胶扩张器预防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