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膨出与脱垂属于盆底功能障碍的不同阶段,膨出是轻度组织位移,脱垂则伴随器官突出阴道口。
子宫膨出指盆底肌松弛导致子宫位置下移但未超出阴道内口,常见于产后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脱垂则是子宫颈或宫体部分/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多发生在重度盆底损伤患者。膨出阶段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脱垂需考虑子宫托或手术修复。
两者共同诱因包括分娩撕裂、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但脱垂往往伴随更严重的韧带断裂或神经损伤。遗传性结缔组织薄弱者可能从膨出快速进展为脱垂,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加速病情恶化。
膨出患者可能仅感下坠或性交不适,脱垂会出现阴道肿物脱出、排尿困难等显著症状。膨出初期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可缓解,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时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等治疗。
临床通过POP-Q分度系统评估,膨出对应Ⅰ-Ⅱ度子宫下降至距处女膜3cm内,脱垂为Ⅲ-Ⅳ度超出阴道口。超声和MRI可鉴别是否合并膀胱膨出或直肠前突。
膨出阶段建议尽早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日3组凯格尔运动配合电刺激。脱垂需根据年龄选择曼氏手术、阴式子宫切除等方案,术后避免提重物以防复发。
日常需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鱼类、银耳等食物摄入,避免久蹲久站。游泳和瑜伽能增强核心肌群支撑力,绝经女性需规范使用局部雌激素。出现排尿障碍或出血需立即就医,重度脱垂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尿潴留或黏膜溃疡。